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聯同香港醫學會 提倡加強乙肝監察意識
乙肝病毒會在體內潛伏並誘發慢性炎症,影響肝臟功能。如延誤診治,超過三成的乙肝會演變成肝硬化、肝衰竭甚至肝癌。事實上,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肝臟發炎情況、病毒活躍程度等,來決定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治療。乙肝治療主要包括口服抗病毒藥物或干擾素,以減低乙肝病毒數量及停止肝臟發炎。 定期監察乙肝極其重要,但本港患者對定期檢查的意識薄弱,一項本地研究就發現,超過六成乙肝患者沒有接受定期檢查,直至出現徵狀時才診斷到肝癌,痛失治癒機會。
建議1:所有35歲以上的乙肝患者定期接受檢查 建議2:乙肝患者應每半年接受驗血及超聲波檢查
香港醫學會會長謝鴻興醫生指出:「家庭醫生往往守在醫療最前線,透過前線醫生與相關專科醫生的交流,可增強在治療乙肝的知識,希望提倡公眾加強乙肝監察意識並及早診治。」
潘冬平教授建議:「三十五歲後的乙肝患者應每半年進行血液及超聲波檢查,全面監測肝臟的狀況及發現可能的肝臟病變。高風險人士包括已出現肝硬化、血液內乙肝病毒 DNA(HBV-DNA)水平偏高的乙肝患者,或有肝癌家族史等。」
病患者袁先生:「聽取醫生的指示進行療程及檢查, 毋須過份擔心, 切忌諱疾忌醫。
病患者黎先生:「不要放棄,乙肝病人必須跟進病情,做好監察。」
Comentarios